走進安特孵化園,里面廠房林立,綠樹成蔭,濃濃春意撲面而來。3月7日下午,記者來到園區內的浙江優尼寶環保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生產機器設備正在高速運轉,員工們也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,在加班加點趕貨。
據了解,該公司是安特孵化園于2018年下半年引進的一家制造企業。該公司自主研發TPU薄膜,TPU革及相關復合產品的綠色環保材料,項目投資5000萬元,預計年產值8000萬元。
“今年三月初,這家公司正式落戶并投產運營,這是園區全面貫徹‘兩山’理念,實現精準招商入園,助推青田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喜事。”安特孵化園負責人袁耀祖介紹,園區“引鳳”別具一格,在把牢企業入園標準,著重引進高新技術企業、產值高、能耗低的企業的同時,著力創建優質孵化環境,推動園區企業科技創新,實現企業轉型升級。“首先要當好‘孵化師’,幫助企業解決資金、政策答疑等問題,企業發展起來了,就會帶活整個園區的發展,而這家企業也會由‘雛鷹’成長為‘雄鷹’。”袁耀祖說。
近幾年,安特孵化園除為企業提供場地,還為入孵的企業免費提供證照辦理、低息貸款或無息貸款、項目申報、法律政策咨詢、進出口商檢報關、協助企業爭取科技創業扶持基金等各類“媽媽式”服務。在安特孵化園的精心培育下,園區內一批企業茁壯發展并成功轉型升級為科技型企業,涌現出了以百凱科技、明大科技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,受到了業界高度關注,得到了業界的一致好評。
在園區“引鳳”的召喚聲中,浙江雅正拉鏈有限公司于2017年“轉戰”到了青田,并在園區的支持引導下,不斷推進技改工作,努力實現拉鏈全自動生產。“只有開展科技研發,才能提高生產穩定性和效率,降低生產成本。”該公司負責人王東軍說,目前公司一天可生產100多萬條拉鏈,2018年實現上繳利稅90萬元。他說,正是因為園區為公司提供了員工住宿、園區環境升級等服務,才讓公司專心研發,提高了生產效率。
正是因為園區多年的精心打造以及無微不至的服務,入園的一只只“雛鷹”羽翼漸豐,紛紛振翅高翔,而園區的創業孵化體系逐漸成熟,歐影包裝、日嘉光學等“金鳳凰”紛紛飛出園區,繼續在青田扎根發展,也帶了經濟、社會效益的雙豐收。
“園區現有25家企業,并先后培育了浙江美奇游樂設備有限公司、浙江柯勒節能門窗幕墻有限公司等7家規上企業。去年,園區所創產值達到了12.5億元、稅收達到了500多萬元。”袁耀祖說,接下來,園區將不斷擴大效益規模,提高集約水平,強化自主創新,使之將其打造成為特色鮮明、服務一流、配套齊全的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,為全市乃至全省小微企業園的發展提供青田樣板。